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自我表现”与“摹仿现实”-以鲁迅郭沫若为例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21 15:52:40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3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自我表现”与“摹仿现实”-以鲁迅郭沫若为例 (需要:22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5807 论“自我表现”与“摹仿现实”-以鲁迅郭沫若为例 [摘 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当中,但凡有许多伟大作家,他们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而这里则以鲁迅和郭沫若的具体作品来论述中国现代文学在创作实践中自我表现和摹仿现实的表现。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伟大的奠基者代表着一个新的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鲁迅的创作带有相当的先兆性,主要还指整个“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新文学的创作。而郭沫若《女神》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冲击封建藩篱的要求。它在艺术上取得了新诗最辉煌的成就,也是“五四”时期浪漫主义的瑰丽奇峰。 [关键词] 鲁迅 郭沫若 自我表现 摹仿现实 一、从追求自我表现与摹仿现实的统一终以偏重自我表现到以强化摹仿现实为主 相对于其他传统文学中国传统文学以追求主客观的统一。而终以偏重主观表现为其基本特征。其他传统文学的这种比照,它的直接结果之一是开始从整体上而非局部的改变着中国文学,以偏重主观表现为特征的文学倾向,形成以强化客观再现为主要倾向的新的文学风貌。进一步的靠近现实,并理性的把握和反应现实,对于文学来说追求作品完美,脱离那种对超现实的高度净化美的境界追求,中国现代文学占主导地位的审美倾向是要冲破传统的。追求作品的思想认识内容占着压倒优势,而感觉形式的愉悦因素的追求退居次要地位,个人情感和审美理想的表达也侧重通过客观现实的反映来实现。这表明着中国文学发展倾向重心的转移,也显示着中国现代人审美心里的变化。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