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与现实对抗,精神与肉体共损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21 14:21:48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9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与现实对抗,精神与肉体共损 (需要:22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171 与现实对抗,精神与肉体共损 ——论“孔乙己”形象
[摘 要]鲁迅在《孔已己》中以巨大的艺术功力,倾其心血,精心创作了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孔乙己生活在清朝末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村,他是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落魄知识分子。鲁迅切身目睹了寄生于科举僚制的读书人的特权与腐败,切身体味到由科举制度引起悲剧,不久舍弃了科举的道路,摸索着作为自立的知识分子的生存方式,而《孔乙己》是一篇通过描写一个惨败者的形象来揭示科举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的作品。这就是孔乙己的一生,这就是封建科举制下的知识分子的落迫形象,这就是一种人吃人、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封建社会,孔乙己不仅仅是精神上受到摧残,肉体上也同样被遭贱成高等残废。这个形象内涵丰富,影响中外。 [关键词] 自命清高 科举毒害 命运悲惨
孔乙己生活在清朝末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村,他是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流浪雇农。可以说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没有固定的职业,孔乙己没有老婆和孩子,甚至连姓氏也失掉了,他政治上受压迫、经济受剥削、贫无立锥之地,但他却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他不正视现实,把痛苦当成快乐,把失败说成胜利,自解自慰,以求得自满自足,这样就形成了孔乙己性格中最主要的特征---穷酸迂腐、自命清高。 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代表着中国文化的旗手”的鲁迅先生,以他手中的笔直面当时——社会和人生——他的不朽王作短篇小说《孔乙己》就是其中一个。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