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21 13:50:54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73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需要:22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4378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教给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能逐步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情感熏陶,其关键在于注重渗透美育教育,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师生和谐,情感沟通,让学生达到在学习过程中去识别真假、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奠定自己的人生本位。具体地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师表效应”、“创设情境”、“妙用语言”、“移情”、“反衬法”等方法达到美育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美育教育  教学方法  情感熏陶
目前,基础教育正在全国经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改革,在这场改革中,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课程,该如何实施?很是值得语文教育工作者去深深的探索。过去的一些语文教师,往往注重了双基培养,从而忽视了情感教育,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忙忙碌碌地解释字词,分析句子、划分段落、归纳中心、讲解写作特色,尽管进行得有条不紊、眉目分明,但学生的感情却平静如水,毫无波澜,不能被作品本身洋溢的感情所感染,更不能和自己的心灵产生共鸣。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被压抑了,学习兴趣也就相对减弱了,本来语文教材中的诸多文章都是千古名篇,能给予学生思想性、文学性的极大感染,但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当,使得这些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作品变成了一堆语言杂烩,其结果是严重影响了语文课的思想渗透,丢弃了语文课具有的美感熏陶作用,既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下一篇哈姆雷特形象分析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