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议杜甫“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内容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21 12:34:18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3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议杜甫“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内容 (需要:22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526 浅议杜甫“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内容 [摘要]在“安史之乱”时期,杜甫在诗歌里充分表示了自己的主张,以强烈的透视现实的能力,关注民生,深切同情人民疾苦,以诗反映穷兵黩武的黑暗现实,反映赋役压迫人民生活;关注国运,深刻反映时代面貌,以诗歌反映国家多舛的命运,表达对祖国真挚热爱;关注政治,深挚表达美好理想,揭露统治者阶级压迫剥削。因此他写的诗成为了这个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时代的一面镜子。 [关键词]杜甫 安史之乱 诗歌内容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创作真实地反映了当日的时代面貌,历来被称之为“诗史”。他的创作方法是继往开来、金声而玉振,故被前人尊称为“诗圣”。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从小好学聪颖,接受的是儒家传统教育和盛唐文化的熏陶。童年时代,他长期居住在文化兴盛的洛阳,受过比较系统的诗歌训练。青壮年时代,正逢海内生平、社会富庶、国势强盛的“开元盛世”,这给予了他很大的激励,有一股锐意而对未来的前程充满信心。他先后三次漫游了祖国各地,广泛地接触了社会各阶层,开阔了视野。天宝十五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当时杜甫正在奉先县探家,次年历经千辛万苦,与难民为伍携家逃到鄜州羌村。不久又只身北上肃宗设在灵武的行在,中途被暗示叛军俘获,押送长安,过了一段陷贼生活。直到至德二年(757)他才逃出长安,“麻鞋见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