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民间俗语在《红楼梦》中的妙用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21 10:26:11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3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民间俗语在《红楼梦》中的妙用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684 民间俗语在《红楼梦》中的妙用 [摘 要] 《红楼梦》作为旷世鸿篇居著,文中运用了不少民间俗语,其数量之多,构思之巧是其他同时代的作家不可企及的。由于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使用的语言,深深地扎根在人民群众口语化的土壤中,与这部巨著在语言上浑成一体,使人看到各类民间俗语在文学作品的地位。我们从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有民间俗话之多、之巧的情况看来,说明他不仅非常熟悉当时的民间俗语,而且在选用时是经过精心权衡,反复斟酌的。无不鬼斧神工,妙语天成,从而大大地加强了《红楼梦》这部旷世巨著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民间俗语 红楼梦 妙用 红楼梦语言 红楼梦俗语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最高峰。高尔基说过“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曹雪芹这位语言艺术大师娴熟地运用这一工具创作了这部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而又最复杂的作品。以北京话为基础,并最大运用俗话刻画人物是《红楼梦》语言的主要特点,一般人看来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俚俗之语,经曹雪芹的合理运用就变成了简约、灵活、明了、生动的文学语言,融化在人物的语言中,和作品的整体语言风格浑然一体,从而形成这部巨著在语言上独有显著特色。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