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浅论《西厢记》的语言艺术特色

浅论《西厢记》的语言艺术特色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21 10:24:56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4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浅论《西厢记》的语言艺术特色 (需要:22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3060
浅论《西厢记》的语言艺术特色
〔摘要〕文人的作品因自身所处的时代不同而各具特色,他们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他们所处时代的艺术气象和风范。元代戏剧大师王实甫的《西厢记》为了宣扬“园圃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这一主题,运用各种艺术手段,使作品形成了所谓“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本论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西厢记》语言特色进行简单分析讨论:一、诗情画意的语言;二、化用唐诗、宋词中的语言;三、吸收民间口语俗语;四、借助夸张、对比,刻画人物心理;五、运用丰富的修辞技巧;六、有着严格韵律限制。
〔关键词〕艺术 语言 特色  
戏剧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戏剧的生命之所在。《西厢记》的语言,一向受到人们的称赞。徐复称赞它“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所谓的“当行”,是指《西厢记》的语言符合戏剧的特点,能和表演结合,具有丰富的动作性。《西厢记》的语言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即使是唱词,作者也考虑到人物身份、地位、品格不同,使之呈现不同的风格。张生的文雅,郑恒的鄙俗,莺莺的婉媚,红娘的泼辣,无不具有独特的色彩。综观《西厢记》全剧语言的艺术成就,最突出的是把典雅的文学语言与白描性的白话口语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下一种既文采华丽,又朴实淡雅的风格。如果说“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相”富有浓郁的文学语言色彩,那么,第四本第三折中,“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则显然又是充分的白话口语,二者自然熔为一炉,正是《西厢记》的风格。它的语言使人读来兴味盎然,满口生香。下面就《西厢记》语言的特色作一简要分析讨论: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浅论《庄子》中的“快乐人生”思想 下一篇浅论小学语文活动教学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