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儒林外史》》中的马二先生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20 20:20:02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6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儒林外史》》中的马二先生 (需要:26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5831 《儒林外史》中的马二先生 [摘要]《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其中对马二先生的精心刻画,真实生动地显现其真伪、善恶和美丑的本来面目。他对“举业”有一套贯古通今的宏论,他诚笃敬业、迂腐,他的正常人性也被压抑。小说不但讽刺了科举制度外在的种种弊端,而且将锐利的笔触深入到为科举制度折磨、毒害的人物被扭曲的灵魂深处,对科举制度的批判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关键词] 讽刺 真实 批判 一、“举业” 有新的内涵 对于举业,他有自己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有其合理的地方,他说:“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要做的。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时候,那时用‘言扬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讲到战国时,以游说做官,所以孟子历说齐梁,这便是孟子的举业。到汉朝用‘贤良方正’开科,所以公孙弘、董仲舒举贤良方正,这便是汉人的举业。到唐朝用诗赋取士,他们若讲孔孟的话,就没官做了,所以唐人都会做几句诗,这便是唐人的举业。到宋朝又好了,都用的是些理学的人做官,所以程、朱就讲理学,这便是宋人的举业。到本朝用文章取上,这是极好的法则,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举业,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话。何也?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哪个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