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浅析柳永以“秋”为背景的离别词 |
 |
上传会员: |
d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20 15:49:09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32 |
下载次数: |
0
次 |
文档字数:10337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浅析柳永以“秋”为背景的离别词 [摘 要]柳永堪称词史上的大家,他的词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思想内容上,都别具一格。本文将重点分析柳永以离别为主题的词作中以“秋”为背景的一部分,并结合时代背景及柳永的个人经历、创作特征进行分析,以研究柳永此类作品创作中的特征和内在规律。 [关键词] 柳永 悲秋传统 意象系统 思想感情
“秋”这个主题在中国文学的传统里,一般是与哀伤、寂寥、忧郁等主题相联系的,在历代文学作品中,有相当数量的以“秋”为时间背景的、反映离别的诗歌作品,它们的感情基调也基本上是低沉怨悱的,然而,从它们的具体思想内容及写作手法上来看,则是千差万别。宋玉的《九辩》被称为“千古悲秋之祖”全诗的主题以诗人抒发他政治上的不得志、对君王的期望和失望、对“小人”的疾愤等情绪为主。这首诗是较早的集合了“秋”的种种意象,并以“秋”贯穿全篇的作品。 “悲秋”自宋玉开始,成了历代文人的共同情绪体验,这一主题不仅仅可以用辞赋表现,也同样可以用诗歌表现。柳永词作中以“秋”为背景的离别词,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