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夷陵之战的侧面描写

夷陵之战的侧面描写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20 14:28:56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3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夷陵之战的侧面描写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5052
夷陵之战的侧面描写

[摘 要] 夷陵之战在侧面描写方面相当成功,达到了未至战场、已知胜负的境界。在战争中,孙权做了充分的战前准备,在政治上积极靠拢曹魏,在军事上把自己的指挥部由公安迁到了鄂城(今湖北省鄂州市),改名武昌(不是现在湖北省武汉市的武昌区),并以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在长江沿岸布下道道防线。而战争的发动者刘备却有一种“以强凌弱”的心理凭借,他要倚仗武力来自强,兴师动众耀武扬威,用以显示自己力量有余,借为关羽报仇为挑起战争的缘由,加之荆州是刘备的命根子,其势在必得。而夷陵之战的吴军前敌总指挥陆逊极为沉着,陆逊认为夷陵是战略要地,也是东吴王国的西大门,因此战争不能失败,只能成功。而且陆逊在战争之前深入研究了对手刘备,做到了知己知彼、胸有成竹。尤其陆逊能够一忍再忍、后发制人,保证了吴军的一举成功和大获全胜。夷陵之战验证了“欲速不达”这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此战对于三国鼎立的局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对蜀汉来说,它大损国力,基本上毁灭了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策时制定的宏伟战略蓝图。对东吴来说,虽然打赢了战争,但是却进一步损害了吴、蜀关系,从战略上看,亦不无失策之处。
[关键词] 冷静 失策 沉着 败因

夷陵之战发动的时间,是在公元221年阴历七月。此前,公元220年阴历十月,曹丕称帝,改元黄初。次年四月,刘备称帝,建元章武。所以,战争发动的时间,在历史上称为“黄初二年七月”或者“章武元年七月”。当时,刘备驻军猇亭和夷陵,因此这场战争史称“夷陵-猇亭之战”,简称“夷陵之战”或“猇亭之战”。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和蜀汉(刘备)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八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在侧面描写方面,夷陵之战做得相当成功:孙权的战前准备、刘备的心理凭借、陆逊的沉着冷静,使得我们未至战场,已明胜负。此战以“欲速不达”的战争发动者刘备兵败身亡而告终。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红楼梦》里一贫一富两老妇-贾.. 下一篇宦海衣明月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