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浅论杜甫诗歌的爱国思想

浅论杜甫诗歌的爱国思想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19 12:56:50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7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浅论杜甫诗歌的爱国思想 (需要:2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4926
浅论杜甫诗歌的爱国思想

[摘 要]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思想是杜甫诗歌的灵魂。杜甫诗歌中那沉郁顿挫的诗风,根植于现实的高度的爱国主义,洋溢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使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坎坷的仕途,他仍保持着和屈原一样赤诚的爱国之心;生于动乱的经历丰富和深化了他的爱国思想。杜甫的诗中,有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厚感情,战乱中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强烈的民族精神以及不同于其他诗人“爱君”、“爱河山”的爱国之情,而是根植于“忧民”即是“忧国”的更进步的爱国之情,将现实主义的诗风推到了最高点。
[关键词] 爱国思想 忧国忧民 安史之乱
一、杜甫生平及其诗学思想
杜甫(712~770),字子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人,生于巩县,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初唐著名诗人。奉儒守素的家庭文化传统对他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思想有巨大影响。他的青年时代,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过了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生活。20岁南下吴越,24岁回到洛阳,举进士不第。翌年东游齐赵。30岁时回到洛阳,筑室偃师,在那里结婚,往来偃师、洛阳间。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他有巨大抱负,自谓能立登要路,致君尧舜。但这幻想在天宝五载(746)到长安之后,便彻底破灭了。到长安的第二年,他参加了由李林甫操纵的一次考试,落入骗局。落第之后回到偃师,后来又来到长安,献赋上书,干谒赠诗,希求汲引,但都落空。十载长安,历尽辛酸。安史乱起之后,杜甫落入叛军手中,被押解到陷落的长安。他听到肃宗已经即位灵武,便历尽艰辛,奔赴凤翔行在。他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因疏救房琯,他于乾元元年(758)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秋,他终于弃官,携家入蜀,于岁末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浅论杜甫诗歌创作风格的多重性 下一篇浅论杜甫诗的爱国思想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