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苏轼的清旷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9 09:10:47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3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苏轼的清旷 (需要:24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968 论苏轼的清旷
[摘 要] 苏轼作为北宋中叶一位全能的文学艺术家,苏轼尤其是苏词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任何简单的概括都不能全面体现苏词风格。本文在承认苏词风格的多样性时,以清旷作为主要特质谈谈在苏词中的表现。着重指出,苏词的清旷既来自于作者自身的性格,生活环境以及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又认为跟苏轼的政治生涯有关,即正是他在政治生涯中时“入”时“出”,且一直未能真正隐退,才构成苏轼清旷的又一因素。正是多方面的完美融合使得苏词更为灿烂辉煌。 [关键词] 苏轼 词风 清旷
作为北宋中叶一位全能的艺术家,苏轼尤其是苏词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对苏轼风格的评论,不断发展,成绩卓著,角度不同,各有侧重,抑扬任声,大致有三:一曰豪迈奔放,所谓“激昂排宕,不可一世之概,陈无已所谓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者(夏敬观《映庵手批东坡词》);二曰清旷俊逸,所谓“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者(胡寅《酒边词序》);三曰情辞雅,所谓“清丽舒徐,高出人表”者(张炎《词源》卷下《杂论》)。其中“十之六七”属于“清旷”。可见,清旷在苏词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此,笔者也试图就对苏词清旷风格的形成进行探讨。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