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浅说朱自清散文的现实与摹仿

浅说朱自清散文的现实与摹仿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19 08:48:06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4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浅说朱自清散文的现实与摹仿 (需要:2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3381
浅说朱自清散文的现实与摹仿
【摘要】  亚里斯多德摹仿理论曾经指出:艺术家在摹仿现实时,不仅可以把它本来的面目如实表现出来,而且还可以表现得比它更美或更丑。翻阅《朱自清名作欣赏》和《朱自清文集》之后,觉得朱自清散文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作者有很大关联,其实,笔者认为:散文中的“我”就是现实中的作者,但不是完全的摹仿;作家的“自我”与“现实”中的摹仿是具有强烈的爱国心表现;摹仿现实中的“自我”,是通过借景透露出来的。本文主要以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匆匆》、《春》、《毁灭》、《血歌——为五卅惨案剧作》、《这一天》、《春晖的一月》为例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  散文  现实  摹仿  爱国   透露
    
记得有一位名人曾经指出过,艺术家可以把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作为摹仿对象。朱自清写的大部分散文,就体现了他在过去不同背景下他所表露出不同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恰好是融入了散文之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之情。甚至还借景物来流露出自己的心情。不管是欢喜、奋发向上、充满青春活力,还是哀叹、苦恼彷徨、企图逃避现实,都是如此。散文所表现出的“我”与现实中的摹仿自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知道朱自清在写散文时前不久发生的事,即写散文时的背景,就会更准确地理解朱自清散文中的“我”与现实中摹仿自我的关系。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浅论语言知识、言语技能和语言交.. 下一篇浅谈《不过是垃圾》的主题思想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