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谈《聊斋》中爱情故事产生的缘由及基本模式

谈《聊斋》中爱情故事产生的缘由及基本模式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18 20:03:38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7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谈《聊斋》中爱情故事产生的缘由及基本模式 (需要:26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4355
谈《聊斋》中爱情故事产生的缘由及基本模式
[摘 要] 蒲松龄才华横溢,少年即成名,但其一生孤寒零落,半世坎坷。然而他对科举功名的追求却十分执着,至一生,这恐怕可以说是千古难觅的。但是,蒲松龄科举考试的屡战屡败,空使他的满腹才华和壮志雄心无法得到认可和实现,叹!英雄无用武之地。从这个角度讲无疑蒲松龄的命运是可悲的。深深的焦虑与失落灼烧着他的内心,使其内心失衡,正是怀着这样的孤愤之情,才产生了《聊斋》这样一部流芳后世的经典之作。蒲松龄大写其花妖鬼狐,他想通过作品直露或隐晦地表达自己内心的遗憾和对功业的向往,而这也多写男女之情来象征性的表达。《聊斋》中许多篇青年男女抛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自由结合的爱情故事由此而产生。
[关键词] 蒲松龄 以笔抒情 原因 模式
“如果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古代最好的小说是那一部?毫无疑问,白话长篇小说《红楼梦》。如果再问哪部小说在艺术形式上和《红楼梦》不同,,成就可以媲美?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红楼,一短一长、一文一白,形成中国古代小说的双峰。” 马瑞芳教授在山东大学演讲开场白上的几句话就道出了《聊斋》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特殊地位。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堂吉诃德与哈姆莱特之比较 下一篇文贵独创——试论鲁迅小说的独特..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