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长恨歌》中王琦瑶与《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的比较分析

《长恨歌》中王琦瑶与《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的比较分析
上传会员: darer
提交日期: 2013-12-18 16:25:48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32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长恨歌》中王琦瑶与《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的比较分析 (需要:6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7551
《长恨歌》中王琦瑶与《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比较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比较分析了白流苏和王琦瑶两个人物的共性——坚韧的生存和她们的异处——各自的悲剧因素、爱情婚姻观念各异,从而表现了女性本质坚强的一面、不同时代构成女性悲剧命运的因素的异同,以及随着历史时代的变迁女性意识(包括爱情婚姻观)的变化。
[关键词]:生存、女性意识、悲剧因素、爱情婚姻

在中国都市文学创作中,张爱玲和王安忆两位女作家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她们都把手中的笔对准了那些她们自身并不属于的都市“小市民”生活,展示了她们的生存境遇、意识形态和真实的人生欲望,并把都市人嘈嘈杂杂、零乱琐碎的日常生活情形和对人性深刻、细腻的体察于时代变迁中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动结合起来。张爱玲和王安忆这两位生活在上海的现代都市女性,她们对都市民间文化和市民生活的关注与热情,显示了接受中国五四新文化传统、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现代知识分子对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大怜悯和真同情。但张爱玲和王安忆毕竟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变动足以使沧海变桑田。生活在乱世之中的张爱玲对人生的感受和理解多了一份茫茫无边的苍凉和彻骨的凄冷。成长于太平盛世之中的王安忆对世俗人生则多了一份富于智慧的平和与安祥。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和王安忆的《长恨歌》分别述说了两个上海青年女性白流苏和王琦瑶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将这两个人物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历史的变迁、人性的永恒以及两位女作家对人性的不同理解。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海子诗歌与荷尔德林诗歌之比较 下一篇论《红楼梦》对释道的批判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