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祝福》的反封建性

《祝福》的反封建性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18 15:54:09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6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祝福》的反封建性 (需要:27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5940
《祝福》的反封建性
[内容提要]:
《祝福》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社会的一面镜子,是鲁迅作品中一篇反封建力作。本文对这篇文章中反映的反封建主题,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论述。首先,通过祥林嫂一生悲惨命运,来表现反封建主题。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其次,通过鲁四爷等人的描写来表现反封建的主题。鲁四爷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人物。最后,通过多种艺术技巧的运用,同样揭示了反封建性主题。
[关键词]:    反封建  悲惨命运  伪善残酷
《祝福》写于1924年2月,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鲁迅写作《彷徨》的这一时期,“五四”运动已经退潮,新文化阵营也发生分化,面对黑暗沉闷的社会现实,鲁迅感到异常苦闷,《彷徨》正是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社会各阶级的精神风貌与尖锐冲突;描写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抨击了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表现了下层劳动群众和进步知识分子的精神苦痛。《祝福》描写的正是祥林嫂这样一个旧中国普通农村妇女的悲剧命运。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而中国妇女所受的压迫更为深重。在封建制度统治下,在男尊妇卑的社会里,妇女政治上没地位,经济上不独立,精神上受奴役。按照封建礼教,“好女不嫁二夫”,即使丈夫死了也必须“从一而终”,否则,“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将成为“罪人”。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水浒传》的忠义观 下一篇《诗经》中的爱情诗的美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