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析唐宋词中的“阑干”意象 |
 |
上传会员: |
d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8 15:28:51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4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析唐宋词中的“阑干”意象 (需要:4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8950 浅析唐宋词中的“阑干”意象
[摘 要] “阑干”在唐宋词中的定位及其产生的创作定势使诸多题材的词中涌现出大量的“阑干”意象,成为人们情有独钟的特定词语。本文结合具体的唐宋词实例,主要从文学审美价值、把握自然景观的角度、意象创造意境、意象表现主题等方面综合阐述“阑干”意象,并论述了阑干成为唐宋词中一个比较固定的具有模式化意象的原因。“阑干”意象创造出静美之境和愁思之境,表现闺怨、忆旧、思乡、伤别、抒愤和怀古等主题。“阑干”意象的广泛应用主要有以下原因:一、阑干是唐宋人们活动场所中必不可少的装饰场景;二、当时的社会环境使词人产生凭栏抒发抑郁的冲动与渴望;三、从词人主观心理上讲,凭栏具有独特的抒发愁思的氛围;四、从历史的纵向看,阑干还是人们心态变化的忠实记录者;五、“阑干”意象与儒道的静态心灵和柔性品格相默契。 [关键词] 意象 阑干 审美价值 意境 主题 原因
一、引言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篇说:“夫象者,出意者也,……尽意莫若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在文学创作中,有形的物质手段所构成的形象,是作者的情意借以寄托的工具。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说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意象作为一种审美形象,是诗人情趣的物质载体,也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