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陈奂生与阿Q“精神胜利法”之比较

陈奂生与阿Q“精神胜利法”之比较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18 14:28:46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16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陈奂生与阿Q“精神胜利法”之比较 (需要:26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4645
陈奂生与阿Q“精神胜利法”之比较
[摘要]“精神胜利法”是阿Q和陈奂生两大艺术形象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其相同内涵都是通过自我安慰以求达到精神上的满足。但由于所处阶级地位的不同,陈奂生的“精神胜利法”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即物质需求相对满足后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其需要属于对中高层次的“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的追求和渴盼。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则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精神上虚幻的胜利,其需要层次仅停留于对“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渴望。
[关键词]精神胜利法  时代特征  精神生活
当代作家高晓声创作的《陈奂生上城》,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新时期初期农民的典型形象。陈奂生这一艺术形象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就是他的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周鉴铭在《新时期文学》中指出:“在陈奂生的身上,仍游荡着阿Q的幽灵。”那么,陈奂生的“精神胜利法”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其相同内涵是什么?有何本质之差别?原因何在?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阿Q精神胜利法的思想意义浅析 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