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苏轼贬谪思想初探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8 11:08:29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苏轼贬谪思想初探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541 苏轼贬谪思想初探
[摘要]:贬谪经历在苏轼的一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本文以苏轼一生的经历为线索,从儒、释、道几个方面去分析,着重论述苏轼在贬谪过程中思想发展的轨迹。 [关键词]:苏轼;贬谪;儒;佛;道 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首诗可以说是他一生迁谪经历的写照。这样的一生,在常人看来,无疑是坎坷而多难的,然而正是在这样一条艰难曲折的路上,苏轼走向了他艺术创作的最高峰! 一、神宗元丰二年的“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自此以后,苏轼开始了他的贬谪生涯。元丰二年八月,苏轼初赴湖州任上不久,监察御史李定等人从其诗作中摘出与新法有关的诗句,说他讽刺新法,并定下“多条可废之罪”。虽经多方营救,苏轼还是在经过近5个月屈辱的审讯后才被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遭遇了宋代最大的文字狱,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