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3

论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3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18 10:35:17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2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3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4460
论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
摘要:唐代大诗人李白给世人留下了近千首诗歌,我们从小便是读李白的诗歌长大的,他的诗歌流传广泛,这与他诗歌表达思想情感,多姿多彩的表达方式,丰富的意境等是分不开的。其语言风格更是瑰丽浪漫、清新自然、豪放雄肆。因此李白的诗歌登上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峰。
关键词:李白 语言风格 瑰丽浪漫、清新自然、豪放雄肆
李白诗歌语言风格的形成与他的家世和生平有很大的关系。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五岁时随家迁居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油江市)。其父李客可能是个富商。李白的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时期为居家读书时期。李白从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但并非全是传统儒家教育。第二时期为漫游时期。开元十二年(724),他抱着“打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信念,“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川之后,他生活豪放,曾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第三时期为供奉翰林时期。天宝元年(742),经友人道士吴筠推荐,玄宗降诏征李白入京。由于李白高傲放任,并未受到重用。第四时期为再度漫游时期。李白被“赐近放还”之后,又以梁园东鲁为中心开始漫游,亦即他自己所说“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第五时期为流落江南时期。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难于宣城,后又隐居于庐山屏风叠,同时密切关注时局发展。李白所受的教育和他一生多变的遭遇,形成了他思想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同时也铸就了他诗歌语言的独特风格。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2 下一篇论汉字的构形特征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