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水浒传》的忠和义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7 21:13:12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3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水浒传》的忠和义 (需要:26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5095 《水浒传》的忠和义 [摘 要]“替天行道”和“忠义”的前提,为《水浒传》蒙上一层社会所能够接受的道德正义色彩。在这种前提下,确实包含了许多与正统观念相一致的东西,对朝廷及皇帝的“忠”,对政治的要求,以及对“奸夫淫妇”的仇恨,都是如此。但《水浒传》并不因此而失去它的光彩。它的前提其实是相当浮廓的、有时真有时假的,在这些前提下,同时也包含了许多与正统观念完全不一致的东西。小说不仅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而且反映了民间、尤其是市井社会生气勃勃的人生理想。 [关键词] 忠 义 封建道德 对立 统一 “忠义”是梁山诸多好汉行事所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我们先来说“忠”。它作为传统道德的范畴,首先的表现形式为对对皇帝和朝廷的忠诚,甚至梁山义军的武装反抗,攻城掠地,也被解释为“忠”的表现——“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其实,梁山上不主张“忠”的也大有人在,如黑旋风李逵,就曾多次大喊着“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只是这一种力量始终被以宋江为代表的主“忠”派所压制,最终走向向朝廷投降的道路。“忠”的道德信条既是作者无法跨越的界限,却也是这部小说在封建时代能够成立和流传的保障。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