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要提琴、洞箫,更要鼙鼓——浅议有关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要提琴、洞箫,更要鼙鼓——浅议有关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上传会员: darer
提交日期: 2013-12-17 18:51:21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要提琴、洞箫,更要鼙鼓——浅议有关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需要:4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7775
要提琴、洞箫,更要鼙鼓——浅议有关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摘 要] 当今社会一般读者对郭沫若的评价不高,而“专业阅读”却甚表赞许,形成两极阅读现象。本文提出对《女神》这类时代性很强、而今比较有历史隔膜的经典作品,阅读欣赏时应回到作品创作的历史现场,分析想象作品受众当时的心理,感触当年作品和读者之间互动互涉的关系,达到比较有历史感的评价,从而理解作品之所以会成为经典的原因。指出当今社会上尤其是青年读者中普遍存在的对郭沫若其人其诗的不认可现象的偏误,认为《女神》等经典作品在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文中还分析郭沫若文艺型的人物心理特征,极其“多变”的原因,认为应该本着知人论世、知人论文的态度去评价郭老,对其天才与凡庸都应有正确的评价。
[关键词] 郭沫若  《女神》  两极阅读现象   受众心理

文学巨匠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公认的经典之作,标示着新诗初创期的最高成就,最能体现“五四”的时代特色。郭沫若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是由《女神》所奠定的。对《女神》往往有两种读法,一种是“文学史的读法”,注重从中国文学历史发展的链条中考察作品,确定其特色、价值、影响与地位。当今各种版本的现代文学史,几乎都是这样评价郭沫若的。有一种学术界流行的排座次的说法是“鲁郭茅巴老曹”,不一定很准确,但至少也可见对郭沫若的评价甚高。这也可以说是“专业的读法”。另一种读法,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演绎人生抗争的悲剧故事——路遥.. 下一篇也论刘备形象—枭雄与仁君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