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浅论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浅论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上传会员: darer
提交日期: 2013-12-17 17:24:01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浅论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需要:4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8616
浅论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摘要]  语文素质教育,就是语和文素质的教育,语,就是语言能力,包括表达和交际的能力;文,就是文章、文学、文化、人文的素质。语文素质教育实践可以有如下策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明确目标,培养素质;改革模式,延伸课外;打破僵化,改革教法 ;调整评估, 改革考试。语文素质教育具体操作,可从四方面着手:锻练学生的说话能力;锻练学生的自读能力;建立体现全新的目标体系;大胆改革作文教学法。
[关键词]  语文素质教育 内涵 实践策略 操作策略
一、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浅探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所有工作者的首要任务,那么,素质的含义应怎样理解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素,本来的,原有的;素质,指事物本来的性质。心理学解释为:素质又称天赋,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或者说是个人生来所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是与生俱来的遗传,所以素质又叫遗传素质,把这两种说法综合起来,素质就是指人本来的、原有的、自然的、遗传的性质。但这种说法只能是当今所说的“素质”含义的一部分。当今的“素质”的含义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形成人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稳定的基本条件。由此可见,素质具有先天性、教育性、适应性、稳定性、基本性等特点,它是一个具有多元含义的综合体。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梦里花落知多少 下一篇浅谈《搜神记》对中国古代神话传..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