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中国“京腔”随历史的演变和影响 |
 |
上传会员: |
d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7 16:16:50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24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中国“京腔”随历史的演变和影响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7585 中国“京腔”随历史的演变和影响
[摘 要] 中国各大一统朝代的首都方言受地域影响的不同和产生的影响。在中国进入统一的封建王朝后,以各王朝首都地方方言为主体的“京腔”在各个朝代得到推广、更替。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帝国推广了以秦首都咸阳地区方面的陕西话。秦朝以后年汉朝400年间推行以汉首都长安地区方言“京腔”的“官话”。进入唐朝历经约300年,唐都长安的陕西方言再次成为官话,此时基本上黄河以北的广大中原地区语言比较相近了,这使得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得到了加强,增强了民族间的团结。根据《诗经》、《论语》中的古诗字词和今天陕西西安话的对比,得出现在的西安方言就是汉、唐时代的“京腔”,而现代日语中的某些来自唐朝的外来语“唐音”和西安话语言中汉字发音完全一致,更加确定了现代西安话就是汉、唐时代的“京腔”。汉唐“京腔”的推广影响了日语的发展,驳斥了邢向东教授为代表认为现代西安话不是古时汉唐“京腔”,汉唐“京腔”是现代广东客家话的错误观点。在唐后的五代十国由于中国分裂而没有“京腔”。宋朝中国重新统一,当时的汴京地方方言——河南话随之成为“京腔”。宋朝迁都临安后的南京“京腔”对日词的丰富做出了贡献(近世唐音)。到了明朝定都南京,南京话在朱元璋《汉武正韵》的推广下,成为“京腔”,而到明成祖迁都北京仍然使用了几十年。清朝建立后,当时的北京话融合了部分满蒙语发音就是今天北京“京腔”的起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现代“京腔”成为中国的“官话”得到推广,促进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 [关键词] 首都方言 京腔 民族认同感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