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从孙悟空的艺术形象看中国文化的英雄情结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7 15:53:44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从孙悟空的艺术形象看中国文化的英雄情结 (需要:26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182 从孙悟空的艺术形象看中国文化的英雄情结 【摘要】《西游记》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在我国“神魔”小说中具有代表性。它是从历史故事传承过来,通过不同艺术手段的演绎、充实,而最后由吴承恩编纂成书。从对孙悟空的产生、成长的描写,到大闹天宫叛逆思想的表现,以及走上西天取经路上的艰难坎坷,最终功德圆满的全过程,从不同角度来表现孙悟空的英雄形象。《西游记》通过对其艺术形象的塑造,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英雄情结。 【关键词】 西游记 孙悟空 英雄形象 英雄史观 《西游记》是我国"神魔"小说中最杰出的一部, 约成书于十六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明朝中叶,它的成书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有类似之处,它的故事是经过长期的流传和很多人的记叙或创作,最后由吴承恩做了总结性的再创作而后成型的,在其的形成过程中有严谨的脉络传承。就这一点说,《西游记》在成书之初,就已经具有很深的社会基础,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中璀璨地位的原因。《西游记》源起于唐贞观年间,僧人玄奘法师历经十七年时间,往返几万里路,远赴天竺国(印度)取得佛学真经的传奇历史故事,其弟子所著[1. 《西游记平话》文考]《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成为《西游记》成书的历史源头。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