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从范进中举看《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从范进中举看《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17 15:52:01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从范进中举看《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需要:28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5213
从范进中举看《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摘 要]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以反科举制度为中心的著名讽刺小说,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儒林外史》中,范进忍辱负重,屡考不第,终于,历尽艰辛,在五十几岁时考取了进士,且近乎癫狂,神经错乱状,本文主要通过《儒林外史》第三回、四回里写范进中举后的种种表现,以及社会各界对他的反映的变化的剖析来论述了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所运用的讽刺手法。
[关键词]   主题   《儒林外史》  讽刺   艺术

一、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儒林外史》的讽刺主题
在《儒林外史》第三回里写范进中举后高兴得发了狂,为什么会这样呢?从医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精神病。但是,我们当然不能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简单的、片面的解释这种现象,而应该揭示这种“精神病”的社会根源。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就是读书做官。自唐代以来,便设科取士;明清以来,科举考试则只重毫无内容的死板的八股文。读书人为了求得所谓“功名”,爬到统治阶级行列,从小就不问家事,不辨菽麦,专在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上下功夫,把自己变成一个书呆子。虽然能够考上举人和进士的毕竟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从猪八戒的人性特征初探家庭教育.. 下一篇从郁达夫作品中零余者形象看文学..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