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青春之歌》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7 15:10:35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1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青春之歌》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887 论《青春之歌》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
摘 要: 《青春之歌》是一部自传体的心灵感受!作者以女性的视角主要展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林道静的成长过程。本文亦着重分析其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的思想转变,并试图探索一条当今女性从自我到超我转变的现实道路。 关键词: 林道静 反叛 觉醒 革命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一个紧要关头。日本帝国主义迅速占领东北三省,进一步把侵略矛头指向华北,暴露了他要把全中国变为殖民地的野心。我国的政治局势,阶级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民族矛盾上升。在这民族存亡系于一发的关头,蒋介石政府仍对日寇侵略奉行“绝对不抵抗主义”,集中力量围剿共产党,激起全国各阶层人民的不满,造成全国范围的抗日反蒋救亡运动。何梅协定、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成立和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出现等一系列事变,使日寇侵略势力深入华北内地,华北危机和中华民族危机逐日加深,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底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一二·九”运动和“一二·一六”运动是这一高潮的标志。青年学生始终站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最前列,很多在国民党黑暗统治下彷徨、探索、个人奋斗的知识分子,都在这新的历史时期觉醒,跟着坚决抗日救国的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运动为主线,描绘了当时我国知识界形形色色人物的精神面貌,展示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所走的道路。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