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高行健的前期戏剧创作 |
 |
上传会员: |
d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7 13:26:43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高行健的前期戏剧创作 (需要:4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7055 论高行健的前期戏剧创作
[内容摘要]: 高行健是中国戏剧的先锋。他反对中国话剧艺术长期形成的封闭狭隘的传统戏剧意识,确立了开放而宽容的自觉进行戏剧自身建设的现代戏剧意识。他反对中国传统的以戏剧文学为核心的“易卜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模式,强调戏剧艺术本质上是一种表演艺术,并进而探索了戏剧艺术的剧场性、假定性和动作性,重新认识了戏剧语言,最终建立了“绝对的戏剧”的戏剧理想。虽然高行健剧作有一些缺陷,但这掩盖不了高行健在把握、创造各种新旧形式方面的能力和贡献,以顽强的启蒙探索精神与实绩为九十年代以后的戏剧提供了不可忽视的经验。 [关键词] 高行健 现代戏剧 剧场性 假定性 动作性 在中国二十世纪后期的戏剧史上,高行健是一位颇受争议但又绝对不可忽视的戏剧艺术家。批评家们对他褒贬不一,誉之者谓之中国话剧艺术发展的里程碑、时代之子、先锋[1];毁之者谓之缺乏创见的西方现代思潮和现代戏剧观念的贩卖者、否定现实主义戏剧美学的始作俑者,更多的批评家则是综合上述两种观点对高行健的戏剧试验毁誉参半,即肯定高行健对新的戏剧表现方式的探索、认为他丰富了戏剧舞台的表现手段,而否定其戏剧试验的结果,认为他只会玩花样翻新的戏剧手法而不见核心精神。这些观点既有某些合理之处,但也不乏偏颇,一些否定的观点里甚至不能排除批评者意气用事的因素。如今,面对新世纪戏剧艺术如何发展的巨大课题,我们需要认真检讨二十世纪戏剧发展史,而高行健作为中国二十世纪后期戏剧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则必须给予特别的关照。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