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辛弃疾词立功报国情结 |
 |
上传会员: |
d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7 13:20:43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2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辛弃疾词立功报国情结 (需要:4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5272 论辛弃疾词立功报国情结
[摘要]辛弃疾的词大多以表现立功报国情结、英雄主义为基本特征。以功业自负,英雄自许。论文首先从辛弃疾的生平:如社会背景,个人遭遇、秉性气质,以及辛弃疾的思想渊源:师法苏轼、继承张元干、张孝祥等,分析辛弃疾词中立功报国情结产生的原因。然后三个时期来分析辛弃疾词的立功报国情结,以及伴随着创作上从期望到失望,词人的报国情节从热情走向愤慨的情感旅程。 [关键词]辛弃疾 立功报国 英雄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辛弃疾因父早亡,幼年即随祖父在谯县读书。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①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而另一面,正是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的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