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析《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7 09:51:16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析《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 (需要:22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3783 浅析《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 [摘要]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成功塑造了丰富复杂,蕴藉沉厚的狂人艺术形象。狂人是一个既有现实性又有象征性的独特艺术形象。《狂人日记》所表现出的深刻的思想性,正是通过狂人这个形象,通过狂人写日记的方式来得到成功体现的。第一次用文字形式把笔锋指向了国民劣根性的源头——封建思想文化体系。 [关键词]狂人形象 真实性 象征性 丰富性 在中国文化、文学史上,几乎每一个朝代,都会横空出现几个“狂人”,如楚狂接舆、东汉的赵壹、三国的祢衡、魏晋的嵇康、明代的徐文长、李贽,还有当代的李敖等等。他们或狂放(如嵇康),或狂妄(如李敖)、或佯狂(如接舆),或真狂(如徐渭),但总而言之,他们都是被世俗社会视为“狂人”的人,都是游离于“众数”之外的“异类”。这些“狂人”,都是曾经存现或现在尚存的真人,而作为文学形象的“狂人”,则是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中的发明。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