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析辛弃疾词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7 09:47:17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3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析辛弃疾词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需要:22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3551 浅析辛弃疾词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摘要] 辛弃疾一生沉浮不定,命运多艰,但无论是在春风得意、少年得志时,还是投闲置散、抑郁失意时,他的词多以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豪放为主,每每以激昂悲壮的调子,唱出了时代的哀怨和欢乐,民族的悲愤和希望,从而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辛弃疾 词 爱国主义 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历城人。 辛弃疾生活在战火分飞、朝纲混乱的南宋年代,他出生时家乡已被金所占领,自幼接受良好家庭教育的他一直把保家卫国,恢复祖国大好河山作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当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又一次大举南犯。全国人民奋起抗敌之际,二十二岁的辛弃疾毅然加入了保家卫国战士的行列,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军,任掌书记,打算做一番大事业。不久,耿京被叛徒谋害,辛弃疾怀抱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宏愿来到南方。被宋高宗召见,封为承务郎,然而由于时局的动荡,辛弃疾虽有满腔报国之心,却不被封建王朝统治者所重用,在南归后四十五年的漫长岁月里备遭打击,屡被贬斥,几乎有一半的时间罢黜闲居在江西上饶的带湖和铅山的瓢泉,从此中断了他沙场杀敌、重见中原父老的机会。一生抱负未得伸展,终因忧愤而卒最后饮恨而逝。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大致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