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浅谈中国现当代诗歌中诗画合一的色彩表现方法

浅谈中国现当代诗歌中诗画合一的色彩表现方法
上传会员: darer
提交日期: 2013-12-16 21:31:35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3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浅谈中国现当代诗歌中诗画合一的色彩表现方法 (需要:4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6554
浅谈中国现当代诗歌中诗画合一的色彩表现方法     
[摘 要]中国有着五千多年优秀的文化历史,诗画一家在我国又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命题,而诗画界限问题一直也是人们争论不休的文艺美学问题。诗画合一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现象,翻开中国的诗论画论,这种观点随处可见。面对“诗画合一”这个古老的命题,本文通过对色彩知觉的主体性、诗的主题色、色彩的视听感应以及色彩所具备的各种功能的分析研究,论证了色彩与人的情感表现的一致性,从而证明了诗人与画家在运用色彩渲泄情感,表达思想等方面的相通性。
[关键词]诗歌、诗画合一、色彩表现方法 
自古以来,诗画界限的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文艺美学问题。而诗画合一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现象。诗人写诗表达他的思想情感,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风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表现出来的那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现象,在我国古代、近代及现代的诗人和画家中,都持有“诗画合一”的观点。诗画艺术到底有哪些相通之处?本文通过诗歌创作当中诗画合一的色彩表现方法,论证了色彩与人的情感表现的相通,由此证明诗人与画家在运用色彩渲泄情感,来表达思想的目的是一致的。
诗人与画家,他们的相同之处在于诗人与画家在思维类型上同属艺术型,都属于那种“主观——富于表现型”的形象思维模式。属于艺术型思维模式的人,一般都是在艺术领域里具有多种才能,琴棋诗画,触类旁通。很多诗人没有接触过美术,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浅谈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形象 下一篇浅析《白鹿原》中人物之间的悲剧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