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谈《水浒》的忠义观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6 20:07:41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谈《水浒》的忠义观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408 浅谈《水浒》的忠义观 [摘 要]:北宋王朝的晚期,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作者通过丰富复杂的水浒英雄人物来展现出一段历史的缩影,同时也表现出梁山义军那纷繁复杂的忠义观念。 水浒英雄的“忠”与“义”是建立在“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基础上。在以宋江为代表的梁山英雄被招安之前,他们体现出更多的是“义”。抗击贪官污吏,打击恶霸地主,梁山英雄的这些“义”有着对封建社会明显的反抗性与广泛的人民性,当然,它也有历史的时代性,作为一支农民起义的义军,虽然有反抗压迫,为人民报仇雪恨的思想与行为,但其思想里仍蕴含着那个时代的狭隘的农民意识。而水浒英雄的“忠”君思想,在更多表现在被招安之后,此“忠”君思想与“义”相互混杂,致使“酷吏赃官都杀尽”与“忠心报答赵官家”这种矛盾而又统一的思想,贯穿在他们的行动中。奉召后破大辽、征方腊,梁山英雄最后落了一个“魂聚蓼儿洼”,这种悲残的结局充分体现了他们“忠”君思想与行为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水浒 忠义 梁山英雄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