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适应与突破 |
 |
上传会员: |
d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6 19:50:43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5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适应与突破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544 适应与突破 ——赵树理小说和他的农民读者 [摘 要] 赵树理带着他的小说向我们走来,夹带着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田野清风。他出身农民,写农民,为农民写,被称为“人民作家”。他曾经表示“我不愿上文坛不想做文坛文学家,我只是想上文摊,写些小本子,夹在卖小唱本的摊子里去赶庙会,三两个铜板可以买一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夺取那些封建小唱本的阵地.做这样一个‘文摊文学家’就是我的志愿”。他有三件宝:懂得农民的痛苦与艰辛、熟悉农村的知识与人情、通晓农民的艺术。赵树理探索民间文学形式与时代和社会内容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创造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在文艺大种化通俗化的道路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优秀人物,他的作品充满了一个作家对人民诚实的心”。 [关键词] 民间文艺 人物形象 性格化的语言 适应 突破 赵树理热爱民间文学精通民间艺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深入钻研各种民间文艺,继承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表现手法,借鉴民间评书、曲艺鼓词,并进行革新创造,创造出自己所独有的艺术风格、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一、口头语特征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