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和提问的方式 |
 |
上传会员: |
d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6 19:37:18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2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和提问的方式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806 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和提问的方式 [摘 要] 语文学科是一门思维的学科,重过程也重结论。特别是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十分丰富的,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师在课堂中精心的设置问题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能使学生在探究和归纳方面的水平大大提高。这样,语文学习的真正目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才能大面积落实。本文主要是结合教学事例阐述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应遵循的原则、设置问题的方式和设置问题的注意事项,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教学 启发 设置问题 创新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须教有疑”,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窦,引起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认为: “教育就是教人思维。”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激疑时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思”。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激疑的方式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设问题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师只有善于激疑,才能使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极大动力,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促进学生的思维运动。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