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爱碧与繁漪的悲剧形象之比较 |
 |
上传会员: |
d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6 18:50:50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7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爱碧与繁漪的悲剧形象之比较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7461 爱碧与繁漪的悲剧形象之比较
[摘 要]爱碧和繁漪,一个是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表现“人性欲望”的典型女性形象,一个是曹禺的《雷雨》中具有“雷雨性格”的重要形象,具备很多的共性:都是为了爱情而不惜引发悲剧;都是以“后母”的形象出现;都是在灵与肉的冲撞中不断煎熬的特别人物……本文综合两者的共性和特性,分析了其悲剧形象的意义蕴涵。 [关键词]爱碧 繁漪 悲剧形象
目录 引 言 1 一、不安分的后母形象:主动和被动 1 二、处事方式:不择手段与玉石俱焚 2 三、结局:灵与肉冲撞下的悲剧人物 4 结语 5 参考文献 6
引 言 爱碧是美国戏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作品《榆树下的欲望》中的主人公,与曹禺作品《雷雨》中的繁漪相比,她们有很多的共同之处——都是以后母的形象出场,都与自己名义上的儿子发生了一场不伦之恋,都通过自己强有力的行动导致了整个戏剧的悲剧。在笔者看来,通过探讨这两个悲剧形象的具体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西方文学的共性与特性。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