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朦胧美 |
 |
上传会员: |
d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6 18:35:30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5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朦胧美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7321 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朦胧美 摘要: 晚唐诗人李商隐,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抑郁沉重的性格,也成就了他的无题诗:委婉曲折,隐晦其事。而朦胧美则是其无题诗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用一个个清晰而又模糊、亦真亦幻、扑朔迷离的意象,构成了一个个深邃含蓄、若即若离、余味不尽的意境,并将想象与象征揉合进传统的比兴手法中,独创一格。还运用了大量带有迷离浪漫色彩的典故,使其诗歌呈现出丰厚的文化底蕴及交错的多重主题。 关键词:李商隐、无题诗、朦胧美 一 、坎坷人生成就诗的朦胧美 诗歌,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的祖先的心灵走来,它总是和理想齐飞、和浪漫起舞。而上启《风骚》的比兴,近至当代的朦胧诗派所提倡的象征,都使诗歌如覆薄纱,或如阳光下的七色彩泡,或如“九曲桥”尽头的风景,若即若离、不可触摸、却让人心动。这种朦胧的意境,一直是众家的喜爱或追求。“古谓之水中之月、镜中之影,难以实求是也”(明王廷相《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清人叶燮如此描述朦胧艺术境界: “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①早在先秦的《诗经》中,一首《蒹葭》就给世人呈现了一个苍茫迷离的境界,以及一位若隐若现、可望不可及的“伊人”形象。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朦胧诗派也运用强烈的主观心灵化的审美特征,表现人的难以捉摸的内心情感世界。其中舒婷的《船》、《致橡树》更是崇高爱情朦胧赞歌。但没有人像李商隐一样把朦胧的意境作为一种美的境界去尽心追求。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