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江郎何以才尽

江郎何以才尽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16 15:38:23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3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江郎何以才尽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4874
江郎何以才尽
[摘 要]文坛素有“江郎才尽”之说,江郎即指江淹。此说首见于钟嵘《诗品》,《诗品》云:“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之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从江淹现存文集来看,自齐武帝时起到淹暮年,江淹的确少有佳作,这也印证了其“才尽”之说。那么江淹何以才尽呢?
“江郎才尽”是南朝历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研究者多从文学风尚转变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这是很有道理的。一般认为江淹“才尽”发生在入齐以后,特别是永明年间,而这正是“永明体”诗兴起、南朝文学风尚发生重大转变的时候。不过对于这一看法,我认为还有必要做一些进一步的探讨。   据曹道衡、俞绍初等学者的研究,江淹现存的诗赋文大多作于宋末,能确定作于永明年间的只有《郊外望秋答殷博士》、《铜剑赞》、《自序传》等很少几篇。不能排除有作品散佚的原因,但我觉得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江淹永明后确实很少创作。而且从各种情况看,我还认为,即使有少量作品,他的写作风格基本上也没有改变。总之,当永明文学时代到来以后,江淹始终没有顺应接受新的文学风尚并改变自己原来的风格,是可以肯定的。所谓“江郎才尽”主要就应当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笔者认为“江郎才尽”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
其原因主要有三:
1 个人性格形成的因素
2 文学思潮的影响
3 社会地位的变化
4 生活情趣的变化
[关键词]:江淹;文学思潮;社会环境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试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下一篇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策略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