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试论《聊斋志异》中书生形象2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6 14:33:54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试论《聊斋志异》中书生形象2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167 试论《聊斋志异》中书生形象 [摘要]:《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显现出一种集体苍白的状态,缺乏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这种苍白性与当时书生群体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具体说来,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三方面地位的低下来加以阐释。《聊斋志异》中的书生群体们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出路,他们注定只能跌落于虚无。 [关键词]书生形象 苍白性 低下的经济地位 底下的社会地位 低下的文化地位 清初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是以志怪传奇为特征的文言小说中最富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这部短篇小说集由近五百篇独立的文章构成,人物主要是读书人(书生)以及众多的狐仙鬼神们。作者似乎并不管所记的事情是否合乎常理,他按照社会现实来描绘,并依附于自己的主观愿望进行加工,向我们展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及众生相。尤其是对千百年来,作为社会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群体----知识份子群的深刻揭露!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似乎是游离于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始终怀着一种浪漫的信念来生活,却又往往清楚的认识到了社会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他们满腹经纶却又往往不得志,在入仕和归隐之间挣扎痛苦着,又在实现理想以后糊里糊涂的与整个社会同流合污了。《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呈现出一种集体苍白的状态,缺乏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这种苍白性与当时书生群体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具体说来,可以从其经济、社会、文化三方面地位的低下来加以阐释。《聊斋》中的书生群体们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出路,他们注定只能跌落于虚无。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