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茶馆》的京味现实主义特色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6 13:39:38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3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茶馆》的京味现实主义特色 (需要:29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217 论《茶馆》的京味现实主义特色 [摘要]老舍先生的《茶馆》创作于1956年,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次搬上话剧舞台。在之后的近半个世纪里,《茶馆》虽历经风雨,却始终散发出永恒不灭的经典魅力。其浓郁的北京地方风味以及对于历史、社会的深切关注和思索,造就了其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本文谨从“京味”和“现实主义”角度出发,对《茶馆》的特色作一些个人的简单评论。 [关键词]老舍 《茶馆》 京味 现实主义 一、文学的现实主义与风俗化特征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最早由法国画家库尔贝及小说家商弗洛利在十九世纪正式提出,是与浪漫主义并驾齐驱的两大文艺创作思潮之一。现实主义不满足于浪漫主义沉溺于主观幻想,不关注客观现实,偏重抒发作者个人叛逆思想的创作方法,而更加注重对于现实世界、社会万象的客观反映,冷静地观察、揭露种种社会弊端及其产生的根源。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现实,“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① 在中国,现实主义成为了引领20世纪文学创作的思想风潮。剧烈动荡的社会现实和沉重的历史使命感造就了此阶段中国文学关注现实、关注民生、侧重批判的特征。现实文学呈现出多角度的复杂性,其中也包括文学的风俗化现象,即由对于自身生存环境的观照拓展到对于文化的反思,而民间“俗”的文化则是此种文学理念很好的载体。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