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民俗描写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民俗描写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15 17:51:08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4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民俗描写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4996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民俗描写
[摘  要] 民俗,是一个社会历史文化的心理积淀,它可以透视一个民族在一定时期内的历史文化。呼兰河的传统民俗便是揭示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农村在封建统治下的社会弊病。《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一部回忆体长篇小说,作者在作品当中描写了故乡很多古风旧俗。本论文主要围绕《呼兰河传》中的跳大神、野台子戏、扎彩、孟兰节等民俗进行论述,浅析了呼兰河人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病态的灵魂”,以及作者独特的生命感受和人生体验。

[关键词]  民俗  跳大神   野台子戏   孟兰节   扎彩

    “民俗”即民间的风尚、习俗,它是一个社会历史文化的心理积淀,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传统精神,透过这些民俗我们可以直观一个民族在一定时期内的历史文化,以及一个社会发展的年轮。而萧红——这个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被茅盾称为“感情富于理智的女诗人。”她的作品极具浓厚的地域文化,渗透着大地上泥土的馨香,闪耀着北国壮美的风光。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回忆体小说,正是通过描绘东北故乡众多的古风旧俗——跳大神,野台子戏,孟兰节,娘娘庙会,放河灯……,它们像一幅幅无需浓妆艳抹而又内容丰富的油画一样,向我们展示了辛亥革命之后至“五四”运动以前这一历史时期内,呼兰河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刻板的日常生活,更向我们展示了呼兰河这片黑土地的荒凉,这个人性的荒原,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萧红寂寞的童年,也感受到了呼兰河人的落后、愚昧以及病态的灵魂。茅盾也曾在《〈呼兰河传〉序》中写到:“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①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萧红,走进呼兰河,看看这幅多彩的风土画,它展现给我们的是何等愚昧、残酷甚至荒谬、凄清的世界;听听这串凄婉的歌谣又唱出了作者内心何等的寂寞与向往。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艺术的自我表现与摹仿现实 下一篇论薛宝钗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