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百合花》艺术风格

论《百合花》艺术风格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15 14:11:51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2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百合花》艺术风格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4020
论《百合花》艺术风格
[摘 要] 短篇小说《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之作。它的成功主要在于作家在表现革命战争、军民关系这类庄严主题时突破了当时流行的条条框框,不正面写生活的巨流大波,而是从中截取一朵浪花、一片微澜,加以精心描绘和深入开掘,以小见大地反映时代生活的风貌,显现出清新俊逸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作者对这些人物倾注了满腔热忱,极力挖掘出这些普通人物的心灵美和情操美。十分注意用丰富的细节去刻画人物。语言的精炼、流畅、委婉,而又饱含感情。
[关键词]   英雄形象 细腻  人性美  人情美
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的作家们都纷纷向着创作革命小说的方向发展。如杨沫的《青春之歌》、梁斌的《红旗谱》等。在这些作品中都充分地甚至泛滥地把英雄主义的审美原则搪塞进去,使得革命历史小说成为一时期的主流。而这些战争题材小说也往往穿着一个裁缝做的“铠甲”,生硬裹住脆弱,作者的情感无处可抒,只好靠描写紧张的场面来烘托主题。所以宏伟的战争场面成了他们作品中的主流。鲁迅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 如果一部作品只是描写战争而回避对生命的直接感性体验,那么它们充其量只能起到普及军事知识和历史知识的宣传教育作用,很难在审美意义上产生真正的力量。在这以高大全英雄人物为主流的革命历史小说中,《百合花》一反“常态”,柔软细腻,剥开外衣,突出灵魂,要的是真性情。这也许是它被称为“异类”的原因吧。她把读者的眼界一下子给擦新了、擦亮了,并且予以读者一种沁人心脾的作用。它以清淡、美丽、精致的形象,告诉我们:战争小说中也不忘人性美和人情美。所以,当时的文学评论说:茹志娟是一个创新。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狂人日记》中的“吃人”现象 下一篇生命栖息的家园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