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高适、岑参作品中的情感异同及其经历造成的差异性

高适、岑参作品中的情感异同及其经历造成的差异性
上传会员: darer
提交日期: 2013-12-15 13:57:37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高适、岑参作品中的情感异同及其经历造成的差异性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5345
高适、岑参作品中的情感异同及其经历造成的差异性
[摘要]高适和岑参自唐宋以来一直被人们并称。他们的诗风相近,以“风骨”著称。都曾厕身戎幕,擅长以古诗尤其是七古的形式来写边塞题材,而且诗中充溢着感激不平之气。共同的背景和近似的经历形成了高、岑边塞诗的共同特点:报国立功的理想抱负,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献身精神,悲壮慷慨的风格。个性、经历和生活体验的差异造成了二人诗风的不同特点:高适悲壮而深刻苍凉,岑参悲壮而昂扬豪迈;高适直抒胸臆,语言朴质,岑参寓情于景,语言瑰丽,想象奇特。
[关键词]高适 岑参 边塞诗  差异性
高适和岑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较为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在诗歌创作风格上也极具鲜明的艺术特征。
这一时期军事、经济力量都已发展到顶点。在这种气氛下,一部分向往功名的文人学士把跟随边将出征作为仕进的一个重要途径。他们除了谋求官职外,还写了大量颂扬边塞战争和同情下层士卒生活的诗歌,即为边塞诗。高适、岑参的诗作在其中独树一帜。开拓了边塞诗的盛大局面。
一、高适、岑参生平
高适(704—765)字达夫,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   高适一生的经历比较丰富。他早年生活困顿,二十岁时西游长安,开元十九至二十年间曾北上蓟门。以后约有十年滞留宋州,过了多年“混迹渔樵”的落拓浪游生活。四十六岁时应试举有道科中第,仅得汴州封丘尉之职。三年后弃官,赴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充掌书记。安史之乱发生后,高适自骆谷西驰见玄宗,陈潼关败亡之势,又从玄宗至蜀郡,拜谏议大夫。至德元年(756),受肃宗命征讨永王璘,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此后数任地方大员。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阿Q正传》中的精神胜利法 下一篇论《飘》中郝思嘉的形象分析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