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老上海·情爱主题·新女性 |
 |
上传会员: |
d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5 13:50:50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老上海·情爱主题·新女性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166 老上海·情爱主题·新女性 [内容摘要]:老上海与新女性间的情爱主题在王安忆笔下是个说不尽的话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恋”到90年代中期《叔叔的故事》,旧上海主题与新女性探求自身出路,主要以情爱进行沟通。十年创作伴随西方思想解放大潮与本土中国传统文化市场及商品经济应运而出,明显带有先锋性与通俗性双重属性,是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并适应百年中国女性文学内在节奏在上个世纪末客观出现的先锋与通俗文化的分流和抗衡而进行的文本试验的必然,对我们重读一个作家和一段文学时期的女性写作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王安忆;情爱;老上海;新女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作家个体意识开始普遍回归,职业的女性书写已经发展到完全可以与男性书写分庭抗礼,女性作家纷纷欣喜于自己的才华展露,快意着自我欲望表达能够轻盈腾升。在我国,女性写作被普遍认为是“对一种文学现象的整体描述”,[1] 女性写作既与20世纪初以来摆脱依赖对立面,而转向内心自我发现的女性(female)相关,又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密不可分。[2] 中国三代女性群体意识的觉醒,在张洁、张抗抗、铁凝、残雪、林白、陈染、海男等一批成绩斐然的作家,渐渐“浮出了历史地表”。王安忆曾多次宣称“我不是女权主义者”,但她的作品“无可辩驳地透露出某些关于女性切身问题的种种彷徨与声声呐喊的气息”,涉及到女性群体的“一些独有的经验”,[3]其鲜明先锋意识国内少有。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