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袁宏道“淡”的美学内涵——从宋诗的“平淡”诗风来看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5 13:04:58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6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袁宏道“淡”的美学内涵——从宋诗的“平淡”诗风来看 (需要:26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5494 袁宏道“淡”的美学内涵 ——从宋诗的“平淡”诗风来看 [摘 要]宋人对“平淡”美的认识和追求是从两方面展开的:一方面欧阳修、梅尧臣初步明确了这一方面方向,苏东坡、黄庭坚分别从审美情感和艺术表现两个层面,结合实践,加深认识,揭示了“平淡”美句法简易而含纳大巧。另一方面,宋初的闲适诗风和理学诗派,以其闲适、平静的态度,在诗人创作意图、态度方面行形成了“平淡”风格。文章在梳理宋诗“平淡”美的基础之上,对袁宏道“性灵说”中之“淡”进行浅淡之议,如果要给袁宏道之“淡”定一个位,那么只能说他是对宋人“平淡”美的一个发展,但并未超越其高度。 [关键词]宋诗 平淡美 袁宏道
袁宏道《呙氏家绳集序》云: 苏子瞻酷嗜陶令诗,贵其淡而适也。风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不可适,是文之真性灵也。浓者不复薄,甘者不复辛,唯淡也无不可造;无不可造,是文之真变态也。风值水而漪生,日薄山而岚出,虽有顾、吴,不能设色也,淡之至也。元亮以之。东野、长江欲以人力取淡,刻露之极,遂成寒瘦。香山之率也,玉局之放也,而一累于理,一累于学,故皆望岫焉而却,其才非不至之也,非淡之本色也。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