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追求理想的生存形式—萧红小说中的哲学思考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5 13:04:24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追求理想的生存形式—萧红小说中的哲学思考 (需要:29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949 追求理想的生存形式—萧红小说中的哲学思考
[摘要]:萧红小说在反映现实生活,批判病态民族的灵魂的同时,更在严肃地思考着人类合理的生存方式这一形而上的哲学问题。这一思考集中表现为:《生死场》中,目睹“死”的袭来,感着“生”的存在;《呼兰河传》中,永久憧憬和追求“温暖和爱”;《马伯乐》中,遭遇人生的虚无,感悟生存的困惑。 [关键词]:萧红小说 生存方式 哲学思考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女作家,她的出现使得“东北作家群”倍受瞩目;而当“抗日救亡”的时代呼声普遍要求文艺顺理成章地为抗日、为救亡服务时,她的创作仍然非常重视内心感受和自己的创作旨趣。她冷静地观照北国那片沉寂的土地,逼视浑噩的“死”和无聊的“生”;焦灼地审视着病态的文化形态,刻画出沉默的国民灵魂;由此引申出人应该如果活着这一哲学层面的思考。加之萧红特有的艺术感受方式,那种自由出入现时与回忆、现实与梦境,融入作者浓郁眷恋乡土的气质,使得她的小说尤为独特,至今仍然绽放生命的活力和永久的艺术魅力。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