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析张爱玲在创作中对人类生存的思考02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4 21:47:15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6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析张爱玲在创作中对人类生存的思考02 (需要:22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3677 浅析张爱玲在创作中对人类生存的思考 [摘 要] 张爱玲把目光投注在乱世中最基本的“饮食男女”的主题上,关注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所以她的作品不壮烈,不悲壮,而是苍凉。张爱玲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女性,而且生活不顺利,要么受到经济的困窘,要么得不到幸福,她们都是无路可走,一种压迫感让她们没有安全感地挣扎在世界中。她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处境、情感体验上总有自己的影子,她所写的题材人物总是跟自己的情结有关。 [关键词] 张爱玲;女性形象;自我 一、张爱玲的苍凉创作基调 张爱玲出生在曾经显赫的贵族家庭,祖父张佩纶是满清大臣,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祖父是科举出身,她的父亲有旧式的文化教养,母亲则是追求个性解放的“新知识女性”。 1921年她在上海公共租界的张家公馆里出生时,民国已建立十年,告别了曾经的辉煌,一切都趋向衰落,豪门巨族已不可逆转地走向衰落,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些旧世家望族表面上仍旧可以维持往昔的生活格局,旧制度的崩坏一时还没有打破家庭日常生活的平静,优欲的物质生活,阔绰的排场,假如说这下面潜藏着未激化的矛盾和危机的话,这些变化对于张爱玲那颗童稚的心灵似乎也无太大的影响。所以每天早晨都由女佣把她抱到母亲床上趴在被子上,跟着母亲不知所云地背诵唐诗,她的艺术直觉的养成跟这些熏陶和记忆是分不开的。当她两岁时她的家搬到天津,稍大一点,她和弟弟就在私塾先生的教育下背书。八岁时她已读过许多章回说部。家庭环境的教育使她在古典文学、文字功底上表现出良好的素养。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