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科举制度与清代小说论略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4 21:29:11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9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科举制度与清代小说论略 (需要:26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500 科举制度与清代小说论略 [摘 要]清代文人作家创作了数量众多的伟大的和优秀的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清朝小说有很多都涉及科举制度,《聊斋志异》主要是对科举制度操纵者水平和肮脏品性的不平与不满,因而进行挖苦、讽刺与抨击;与《聊斋志异》几乎同时出现的《儒林外史》可以说是一部针对科举制度在社会上的深刻负面影响而写的小说,书里主要是对科举制度的影响与改变士人人生价值观、品行、情怀的现象进行讽刺与批判。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儒林外史 聊斋志异 王子安 叶生 范进 胡屠户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其源于汉创于隋废于清,其间历时达一千三百多年,经历了唐朝的完备宋朝的改革明朝时期的鼎盛到清末时期走向了灭亡。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曾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了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其所坚持的“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原则,“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学考试的是极少数。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