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浅谈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的语言艺术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浅谈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的语言艺术
上传会员: darer
提交日期: 2013-12-14 18:17:48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浅谈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的语言艺术 (需要:4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525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浅谈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的语言艺术

[摘 要] 语言是人类彼此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一门艺术。教师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语言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后能记住学习内容的70%。因而课堂提问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中心环节。学科不同,教学目的要求不同,教师的要求标准不同,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思考方式各异,因而问题的类型也就多种多样。课堂中教师只有精心地准备,巧妙地构思,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好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  提问   技巧   创造  构思  吸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①而教师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语言交流。语言是人类彼此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一门艺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家统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后能记住学习内容的70%,因为学生叙述时,通过头脑对所说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组合、加工等智力活动,对学习内容较为深入理解。因而课堂提问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中心环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②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中欲言而未能之茂;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③说的就是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教师只是做有限的提示,而尽量让学生自己探询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提问的技巧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试析《三国演义》中曹操复杂的人.. 下一篇 “父爱”在这里沉沦——高老头和..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