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议陶渊明诗文中的人民性 |
 |
上传会员: |
d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4 17:38:21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5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议陶渊明诗文中的人民性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651 浅议陶渊明诗文中的人民性
[摘要]:陶渊明是一个寒士,他少年时代也曾经有过建功立业的壮志,可是由于门阀制度的压迫和社会现实的黑暗,使他不可能也不愿意在仕途上去找寻出路。因此他就毅然退隐了。归隐后,他开始参加了一定程度的劳动,同时又和广大农民取得了密切的联系。这样,诗人的思想起了变化,他能够同情农民,了解农民。在他的诗文中,反映出来了广大农民的思想情绪。之后许多学者对陶诗文的人民也有很高的评价。 [关键词]:陶渊明 诗文 人民性
晋宋之际,正当文坛上盛行雕琢绮丽的形式主义之风时,出现了一位现实主义诗人陶渊明。他留下的120多首诗中,大多是真实反映他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和思想感情,没有华丽或艰涩的词句,语言自然平易近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许多歌唱农村景色和村居生活的诗文,平淡、朴素,散发着泥土的清新芳香。由于他的诗大多描写田园的悠闲生活,因此被称为“田园诗人”。田园诗也就成为中国诗史的一个流派。他的诗文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寻阳柴(近江西九江西南)人。曾祖侃作过大司马。祖父茂父逸曾做过太守。但到陶渊明时家道中落,生活艰辛,陶渊明受到传到传统儒家文化地熏陶。少年时就怀着建立功业的壮志,“忆我少壮时……猛志逸四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