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唐诗中“月”意象的悲愁意蕴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4 15:08:02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3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唐诗中“月”意象的悲愁意蕴 (需要:27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5458 论唐诗中“月”意象的悲愁意蕴 [摘 要] 在古诗中诗人移情于物,用物来承载作者的感情,是诗人们表现情感的惯用手法。诗歌中月亮所承载的情感也不只是期盼团圆的乡思一种,它更多承载的是悲愁的感情。“月”意象表现的悲愁意蕴体现在不同题材的唐诗中,如边塞诗、宫怨诗、羁旅诗、怀古诗等等。在这些唐诗中,“月”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悲愁各有不同,有家国之愁,有羁旅之愁,有离愁别恨,有怀古之愁,或沉重苍凉,或温婉含蓄,“月”意象被广泛而又寓意深刻地融入在唐诗中。
[关键词] 素质教育,小学,语文,应用
月亮是中国古代诗人们钟情的物象,它一直被诗人们吟咏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上古时期就有了许多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嫦娥,月老都是至今还被人们讲述的神话人物。秦汉、魏晋南北朝直至唐朝时期,月亮作为情感载体来表现各类意义的情感,诗人们用月亮丰富着自己的诗歌,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历史的发展与朝代的更替,并没有使它顿止,而“月”以它不断变化的特性融入到了更广泛的情感中。从古至今人们因月的阴晴圆缺而左右自己的感情,人们的情绪常常因为月亮的变化而变动。都是可以形容人们对月所反映的情感变化。在唐代诗中,反映对月愁绪的总是比对月欢愉的多很多,欢愉总因月下饮宴、节日团聚,如“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而悲愁总因背井离乡、难以相聚。边塞诗中之“月”因照征人思妇两地,亲人望月无法相聚而沉重苍凉,羁旅诗中之“月”因照贬他乡谪客,望月自觉孤独凄苦,宫怨诗中之“月”因照宫女翘首,长夜望月凄切哀怨,送别诗中之“月”因照离人,望月别愁郁郁,怀古诗中之“月”,因照朝代更替,望月觉沧海桑田而移愁于今。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